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学版 > 期刊论文 > 其它各类 > 各类论文6
编号:10855072
Budd-Chiari综合征的治疗
http://www.100md.com 深圳罗湖医院肝病中心
     关键内容

    ● 按BCS病因,Budd-Chiari综合征(BCS)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;后者多继发于肝内、外疾病,如血液凝固障碍、肝内外血管损伤、感染或肿瘤等。国内病因以腹内感染和服用避孕药多见。不同病因的BCS按不同的方法治疗。

    l 按其临床表现BCS分为暴发型、急性型、亚急性型和慢性型;其中以慢性型居多。各型的处理原则亦不尽相同。

    ● 内科治疗适用于与凝血障碍有关的BCS,及患者手术前后的处理;包括支持、对症、抗凝和溶栓等。放射介入治疗和超声介入治疗是近年进展较快的新疗法。

    ● 外科手术是治疗BCS的主要方法。各种间接手术如脾肺固定术和腔房、肠房或脾房转流术等能缓解症状,延长生命;但因人造血管易形成血栓,远期疗效不够理想。

    ● 外科直视根治术是解除肝静脉和(或)下腔静脉梗阻的根本方法。原位肝移植不仅能

    解除血管梗阻,且能治疗原发病;适用于合并肝硬化或暴发性肝衰竭的患者。

    Budd-Chiari综合征(BCS)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(HV)主干和(或)肝段下腔静

    脉(IVC)部分或完全梗阻性血液回流障碍,进而导致门脉高压症(PHT)和(或)下腔静脉高压症(IVCHT)两大症候群。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、进行性顽固性腹水、上腹痛、消化道出血、黄疸、下肢水肿和静脉曲张等。

    1842年Lambroan首先描述本病。1846年英国学者Budd报告3例HV属支炎症病变。

    1899年德国病理学家Chiari报告大样本HV血栓的临床病例和尸检材料,并综述以往类似资料;提出本病系一独立病种,命名为Budd-Chiari综合征或Chiari病。广义的BCS尚伴肝段IVC流出梗阻。过去认为本病少见。随血管造影、B超(BUS)、Doppler超声(DUS)、CT和MRI等影像学新技术的普及应用,发现BCS日渐增多。我国自1980年以来,迄今已发现3 000余例;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各国。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10岁以后多发,尤以20~40岁最多见;男女均可罹病。本病似有地域性,多见于南非、南亚、东南亚和远东各国;我国大多集中在北方省区,尤以豫、冀、鲁、晋、陕、皖和东北三省多见。

    BCS的病因及病理改变很复杂。病因可分为①特发性:指原因不明或先天性的HV和(或)IVC狭窄、闭塞、膜狭窄或膜闭锁等。IVC膜性梗阻(MOVC)在日本和其他东方民族最常见,占80%以上,其中73%伴HV闭塞。蹼膜结构与静脉瓣相似,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少量弹力纤维构成,表面覆以内皮细胞,与静脉内膜相连;呈僧帽状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20671 字符